發布時2010年01月28日
紛紛亮相的應用程序商店和對智能手機至關重要的操作系統,暴露的是手機廠商不甘淪為 “貼牌工廠”的奮力抗爭及獨立話語權;管理軟件行業重磅推出平臺化,著手應用商店,顯示的是運營商渴望成為產業鏈的主導。
新掘金運動鎖定應用商店
蘋果iPhone開創了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商店的新模式,各大廠商紛紛效仿。而在管理軟件領域,八百客在800APP平臺上推出平臺型應用商店,看起來是追隨蘋果,不過體驗后發現,管理領域新的運營模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憑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被放大的需求效應下,ERP、財務軟件、OA等等名目繁多的軟件應用紛紛登場。在企業管理應用方面,八百客登臺亮相,新掘金運動鎖定應用商店,渴望推出行業標準,拯救管理行業“山大王”的尷尬境地。
八百客已經確認,他們的應用商店,是一個市場,而絕非純粹的商店。不僅具有通用性能,行業模塊化,還具有集成等特點。在通用性能上,會員管理可謂是典型,尤其是在消費品行業,實行會員制能夠更好的提升客戶的忠誠度,減少客戶的流失。在行業模塊化上,教育行業的學生排課,可謂是代表。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大量差異性的課程和差異性的收費模式使體驗、排課、插班、轉學等復雜繁瑣的教務事宜無法有效管理。而應用模塊化管理,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把管理軟件從Excel中解放出來。與第三方系統的集成,避免大而全式負擔開發和安全隱患,具有云計算架構及協同應用特性的管理平臺,實現與第三方系統資源配置提供支持和整合,滿足數據共享、靈活分布式訪問控制、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需求。
八百客CEO李智表示,雖然應用商店模式剛剛推出,但是用戶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就整個管理軟件行業忙于搶占市場份額時,應用商店這種模式,開創一種新的盈利模式。當軟件行業發展遭遇同質化時,只有創新,只有利用優質的服務,才能吸引用戶的注意。
平臺應用“潮”起來
從中國信息化的發展歷史來看,從個別化的MIS、標準化的財務軟件、套裝化的業務軟件(ERP)到個性化的平臺軟件,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正好反映了從非平臺到平臺化的變化趨勢。
所謂的“平臺化”,其實應該包括產品以及服務兩大方面的含義。而就“平臺化”下的服務來說,往往采用廣泛聯盟的組織形式和機制。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具有廣闊支撐功能的平臺產品為眾多的聯盟商提供了物質上的支持。從技術上講,平臺產品本身的特征,為基于分工合作的生態圈提供了技術與物質基礎。大家各有所專,各享其成。其次,在平臺化的服務生態鏈中,平臺原廠商、各級合作伙伴、客戶,三者利益協同運作、利益共享。可以說,聯盟是較能保障平臺應用的實現方式,也使得以客戶為中心的隨時隨地服務成為可能—并且高效、快速、低成本。
對平臺提供者來說,平臺上用戶數量是重要的KPI指標。為了有更多的人使用該平臺,平臺提供者需要不斷提供平臺標準、接口規范、技術協議、界面風格等平臺的技術特性,使該平臺在眾多平臺中脫穎而出,成為平臺應用者和平臺使用者的最愛。對平臺應用者來說,其核心能力是應用而不是平臺。既然是應用,就一定是行業化的,專業化的。
如果說平臺建設已經是這兩年國內軟件廠商的主要成果的話,行業化應用將是下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并且行業化應用將對平臺的價值產生深遠的影響。用戶群越多,行業化越細,平臺越有價值。同時,平臺將在橫向縱向上將行業進一步細分,會使行業應用更深入。
著名服裝設計師葉錦添在參加某電視臺欄目時曾說過:“如果想設計出好的服裝,符合時下流行的趨勢,那么就應該每天都到街上去看看別人都在穿什么,怎么穿,那才是潮流。”正如葉錦添所說,只有貼近生活才是潮流所向,八百客也是抓住這一點,經過多重調研才推出了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平臺型應用商店。
定價方式突顯中國特色
解決了用戶的精神需求,再來看看用戶最為關心的產品的定價方式。眾所周知,在基于云架構的平臺型應用,歐美一些國家的已經進入成熟期。為企業管理應用產品付費買單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而在中國應用才剛剛起步,用戶并沒有對此產生依賴,有用戶就曾反映:傾向于免費產品,但也愿意嘗試付費產品,前提是體驗過這款產品之后。這就衍生出現在八百客所采取的定價方式。八百客CEO李智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八百客應用商店產品收費和免費是并存的,試客的現象同樣存在軟件行業,這樣用戶就可以清楚了解到所需和所求,了解到付費的目的和原因,讓用戶有一個先期體驗,最終達成提供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共同滿意。”
從選擇產品到付費,八百客充分考慮了用戶的需求,應用商店中各種應用產品緊貼百姓生活,徹徹底底的“活”了起來,帶著潮流的氣息展現在用戶面前。曾經有人擔心,由于數據托管安全問題仍然存在,軟件應用在我國的發展將遇到不小的阻礙,不過如今看來,用戶數量激增,必將使八百客等本土管理軟件的應用商店有所作為,管理軟件應用也將在百花齊放中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