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年10月16日
中新網8月31日電 綜合報道,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卻成就了SaaS的迅猛增長,以目前國內市場的需求來說,這是一塊很大的“蛋糕”,業內廠商自然不甘人后,爭先恐后的瓜分市場,然而在一片繁華的宣傳景象落幕之后,該如何推進SaaS和云計算的參與度,將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嚴峻課題。
以國內首家SaaS廠商八百客來說,五年磨一劍,用戶數從最初的幾十家到現在的2200多家,八百客的首席應用專家高少義認為,“國內市場的SaaS產品較為初級,八百客的技術人員在不斷地挖掘創造,從最初的1.0演變為現在的云計算。從應用部署情況來看,成效顯著。目前我們著重進行的工作就是教育市場,例如,開展一些SaaS和云計算的推廣活動,盡可能的進行現場演示,讓人們更直觀的了解到SaaS和云計算的優勢。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是一種新的出售軟件服務的模式,與傳統的出售軟件許可證(把軟件復本和序列號賣給用戶)模式相區別。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
SaaS(軟件作為服務)的解決方案所產生的ROI(投資回報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以1美元計算,掌握了推進參與SaaS解決方案的方法可以決定成敗。知識中心的阿馬爾辛格(Amar Singh)是威望與技術相結合的學者,他認為,建立一個短期收益投資回報率和長期價值的社會供應鏈是可能的
90年代末,門戶網站、公用網站和私人網站的交流一直流行。從醫療設備到汽車零部件等各行各業都嘗試,創造并推出自己的門戶網站與市場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案例以失敗而告終,而且技術和行政費用已經超過了可能獲利的金額。他們為參與者創造了隨意的、脆弱的聯系,并沒有建立有價值的戰略合作關系。
雖然今天的商業交易仍然把焦點放在企業互相協作、共同參與上,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已經成熟。云計算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為企業跨國經營網絡的技能性、安全性、可用性和動態靈活性提供了基石的保障。作為“云”計算的一個子集,SaaS(軟件作為服務)模式很容易實施、定制和維護,它可以連接多個業務系統進行同步的溝通、合作,這也就決定了它的可應用性。CRM
無論是研究新的藥物、設計新型飛機、購買國際設施的豪華酒店還是管理離岸MP3播放器的制造,企業都要依靠國際社會的合作伙伴。SaaS的應用提供了云計算環境似乎理想的新架構,去鏈接各個商業運作環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對此,八百客的創始人李智認為,“SaaS供應商更專注于軟件的開發,而對網絡資源管理能力較弱,往往會把大量資金浪費在購買服務器和帶寬等基礎設施上,但所提供的用戶數量卻很有限,而云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并由軟件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這使得應用提供者無需為繁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業務,有利于創新和降低成本。SaaS供應商可以不再服務器和帶寬等基礎設施上浪費自己的資源,而專注于具體的軟件開發和應用,從而達到最終用戶、SaaS、云計算三方的共贏。”
總之,云計算為SaaS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和便利,為SaaS廠商節約了成本,而SaaS 又是云計算整合發展后的一種形式,它可以為中小企業節約成本,在應用上,兩者緊密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