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年06月11日
“當初為公司命名的時候,我們已經有過估算,最終用戶保有量超過800人就可以基本盈虧平衡,這也是八百客公司名字的由來。”35歲的八百客公司創始人、執行董事李智說。
2004年6月,曾為美國通用電器和甲骨文公司做過軟件開發的李智從美國硅谷回國創業,和同伴合伙成立了八百客公司,業務是當時并不為人所知的在線企業管理軟件,即SaaS軟件即服務。
就在八百客成立的第二天,李智看到了美國企業Salesforce上市的消息,這個企業所做的事情和八百客相同。“成立公司之前,我甚至擔心沒有人能夠看懂我們到底想做什么。但看到Salesforce的上市,心里稍稍感到有點底了。”李智回憶說。
但即使找到了方向和榜樣,在一個國人尚不熟悉的領域內,能否熬過市場培育期,仍然是個未知數,“不成為先驅,就成為先烈。”李智向記者講述了當初的艱難:最初的資本是幾個合伙人出資的,到了2005年10月,才獲得一筆幾十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在企業管理軟件領域,國內與國外的水平相差六到七年時間。”高少義向記者表示。按照他的計算,從2004年開始算,到2010年或者2011年,中國將會有成功的企業誕生。
風投也是看到了這種趨勢,上億元投資砸到了八百客頭上。”高少義笑著對記者說。
“和其他互聯網企業一樣,由于必須具有足夠的用戶和市場占有才能賺錢,SaaS必須靠資本的推動才能迅速達到臨界點之上。”高少義認為,目前八百客的用戶數只有100家,必須盡快(用兩年)達到兩萬以上,才能取得這樣的規模優勢。
投資方也要求八百客必須這么做。在談到獲得投資的條件時,高少義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對賭協議,也沒有給定盈利的目標,但是投資方也認為這個行業要靠規模效應,因此要求付費用戶盡快達到2萬家之上。